我国古代的"药金"外观和黄金相似,常被误认为金子.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3 04:52:09
我国古代的"药金"外观和黄金相似,常被误认为金子,其冶炼方法是:将炉甘石(ZnCO3),赤铜(Cu2O)与木炭混合在高温下加热,即可制得金光闪闪的"药金".
(1)请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_______________________.
(2)从"合金"的角度看,药金的成分是________.
(3)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以药金制作的假元宝混充金元宝,请说出真假元宝的检验方法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._

原题:我国古代的“药金”外观和金相似,常被误认为金子,其冶炼方法如下:
将炉甘石(ZnCO3)、赤铜(Cu2O)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℃左右,即可得到金光闪闪的“药金”.据此回答:
(1)用上述方法不能制得黄金的理由是______.
(2)“药金”的主要成分是______.

分析:因为黄金的主要成分是金,它是由金元素组成;那么要制取黄金,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,反应物中一定要有金元素,但是上述材料不含有金元素,故不能制取.根据质量守恒定律,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和“药金”的冶炼材料可知:与黄金外观相似的“药金”主要成分是Zn、Cu.

故正确答案:
(1)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不变,Zn、Cu、C、O不可能变成Au;
(2)Zn、Cu

药金、黄白术:
黄白术是炼丹术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古代以黄喻金,以白喻银,总称“黄白”。企图通过药物的点化,变贱金属(铜、铅、锡等)为金黄色、或银白色的假金银,又称 “药金”或“药银”(即各种合金)。制取“黄白”的方技,即称“黄白术”。
我国黄白术的起源、发展与外丹术同步,源于战国燕齐方士之神仙方技。史载,西汉文帝时,造假黄金者甚多,景帝前元六年(前151)曾下诏:“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”。武帝时淮南王刘安撰《中篇》八卷,言神仙黄白之术二十余万言。
另传方士李少君能化丹砂为黄金。检索史书,东汉皇室及新莽均拥有大量“黄金”,社会上颇多造“药金”致富或制“延年药”的故事。清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有“汉代多黄金”之说。可知两汉乃黄白术盛行时代,尤以“药金”的制取为其特色。千余年来,
虽然没有实现变贱金属为贵金属的设想,但经长期的实践,却对我国古代冶金学、合金学作出了贡献。西汉成书的《神农本草经》曾总结出:水银“能杀金、银、铜、锡毒”,即指水银能与多种金属生成合金。
道教创立后,继承了以往的黄白术成就,与外丹术同步发展。在魏伯阳《参同契》中,就多次隐喻了铅与水银生成铅汞齐(铅汞合金)的事实。而著名的黄白师狐刚子在其《出金矿图录》中,对金银矿种类、分布、品位、真伪辨识、冶炼等方面均有详细的论述。为减少金、银毒,首创了“炼金银粉”法,并相沿至明代,后因医学禁用而被淘汰。早期黄白术中使用的“